2013至今,每年我都會誦一部金剛經,也會前一日先買好要祭祀的點心,最後吃下肚的其實是我,所以會選我好奇、沒試過的店家。明明是我喜歡的東西,但在選的時候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是忌日吧!
2024年9月15日 星期日
2024年1月21日 星期日
師父再見
一月初收到消息,說三師父因病回寺安寧,今天廿一日,辛苦了二十天,一路好走,這世的苦都結束了,希望新的去趣一切隨心滿願,無有苦楚。
一收到久未得聞的消息時,不免想到曾經共住過的日子,其實很短吶,在我出家的第幾年師父悄悄不見了呢?因為沒有正式公告,到底師父算是什麼身分也不清楚,那時發生了什麼造成她自動淡出?明明我也住在同一環境,但要說出個明確原因,居然沒有什麼把握。
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跌蕩起伏的一年
七月初才結束兩個月禪修,這次個人算有比較大的進步,雖然禪師慣例並沒有明說,但看他高興的情況,還有自己新出現的體驗,如果真是論書中的某現象,那真是很令人高興的進步,還想說要不要去禪師的國度長修,如他的建議,那實際會進步到什麼情況真的不可想像,如果能適應當地的食物與天氣的話,但都還沒有進一步地計畫,五天後卻進了急診室,一週後開刀,然後等著醫生宣判癌症第幾期,再來住到道場休養,又再回到獨居處,發生了好多事,不是才高高興興的歡慶自己的進步嗎?這個人生,也別這麼戲劇化吧!
2022年12月29日 星期四
2022年4月1日 星期五
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遭難
2021要結束了,covid-19的疫情還是持續,回顧一下,今年,真的難。
一是2020年底,手足突然得了急病,醫生說馬上要入院,很危險,如果感染了,可能兩到三天就再見。因為親人不多,就只有我可以去照顧,但自己的情況也不好,前一年不知為何開始跛腳,也沒有出意外,想想只是運動太少吧!我的手足也很訝異我的情況,因為前一年夏天他手術,我去醫院看他時還是正常,沒想到一年就變了。總之,我行動不良的還要照顧一個病人,但他的情況是危急,雖然活動能力是比我強多了。
皮膚也長了很多膿包,左邊腿上的是七月照的,花了兩個才收口, 而疤一直不掉,到了去年底掉了一部分,2022年初全掉完,醫生說是 體力差,所以復原能力很慢,但以我的年紀不應如此⋯⋯ |
2021年3月7日 星期日
《本來面目》聖嚴師父紀實電影
這是師父在我心中永遠的模樣。
感謝傳給我連結得以線上看這部電影的法師!
當它在上映時,有聽到居士說大夥兒去看了,還有人包場,十分感動!但沒有人分張票給我,加上忙著趕手上的工作,一下子也就忘了這事,沒想到居然有機會可以看到,真的是太感謝了。
2019年3月8日 星期五
女王節?別騙了
今天是國際三八婦女節,婦女們有快樂嗎?
我的line好幾天前就在宣傳「女王節」的什麼專屬優惠,看了好幾天,納悶著什麼時候有這個節?今天看到google的標題才明白,婦女節啦!什麼女王!
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師兄她要回道場
依各個佛寺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人眾的出入有一定的管道,特別當團體比較大時,不會是「師父說了算」,要進入一個團體,或離開,都有一定的程序——申請,共住觀察,通過審核後向大眾宣布,才是一個佛寺的「住眾」,而身為住眾會有相應的義務與福利,基本上會有一個床位(不是個人一房間)、放個人物品的空間、單銀等,同樣地,若離開了,不是住眾,就沒有了相關的義務與福利。
一般的道場,若人眾離開,就可能是「永久離開」,或是說,要再回來不是不行,就看各個道場的規定,如何再入眾,有一定的手續要辦,而道場也要審核、觀察該人,才決定可不可以讓他「再次」與團體的法師共住共學。聽過比較嚴厲的例子,沒有去求證,說是離開佛光山的法師,若要再回到佛光山的道場,要先跪山門多久的時間,求懺悔,之後才有審核的程序可走。
2018年9月24日 星期一
2018年7月12日 星期四
知足感恩,別再吵了
7/10瑪利亞颱風來襲,本來是強颱,又說走「西北颱」的路線,加上遇上大潮,總總的新聞報導都再再讓人擔心。記得是前年吧!一個打北部的強颱,打得我借住的樓都像地震一樣搖了起來!這還是十樓以下,以上的住戶不知如何?特別是強風一直重擊落地窗,不停發出碰碰聲,我真怕玻璃會破掉,本能地把能搬動的物品慢慢地移開,整夜難眠是一定的了。
這次的瑪利亞,預期大概會一樣吧!結果⋯⋯
2018年6月24日 星期日
供養食物真大功德
佛世的僧人是出外托鉢的,吃了有體力活動,就能繼續用功修行。
佛教傳入中國後,漢地的僧人漸漸沒有「外出乞食」了。道場裡面是出家人分工自己煮食,或者有居士義工來煮給法師,亦或直接聘雇廚師來寺裡煮。個人流浪中暫住過的道場,蠻多是雇請廚師來煮的,但也有趣的是,通常這樣的廚師都很難請,一方面可能道場出的薪資不高,另外是廚房工作重,薪水又不高的情況下,還真的是半作義工的人才會來發心,因而至今沒有遇到一間雇人的大寮是沒問題的。
2018年5月5日 星期六
佛教徒可不可以不要對法師說謊?
2018年2月17日 星期六
獨食者的年菜:芋頭香菇素油飯
對,這是我的年菜,不過是初二中午才吃。
為什麼是中午?出家人的正餐是午餐啊!
為什麼不是除夕吃?
今年除夕還在趕著改稿,沒有空⋯⋯,另外是因為一個人吃的量不好控制,除夕還有剩菜,所以「年午飯」就是把之前的剩菜給吃了,還有留一些向「年年有餘」的好意頭致敬呢!
為什麼要特別記錄下來?
這是我第一次做油飯,而且還是有加芋頭的版本。一直聽我相熟的法師說,自己媽媽做的芋頭油飯有多好吃,好想念云云,而我從來沒吃過有加芋頭的油飯,其實,我的原生家庭也沒有油飯這個東西,出家後才吃到的吧!還可能是居士小孩的滿月油飯,但年輕時不覺得喜歡,沒想到老了會想念,還自己主動做來吃呢!
2018年2月16日 星期五
漂流的螞蟻
今天是戊戌年的初一。
早上起身好安靜,不用緊張的去早供,不會一早看到居士湧入寺裡追尋頭香,不用穿著齊整、堆滿笑容地逢人拱手:「恭喜新年好」。
只是尋常日子。
第一次在台灣一個人過年,沒有去法會,沒有年夜飯,沒有紅包,沒有零食糖果大量供應,還好的是也沒有餓到。
雖然在國外也是如此,但台灣畢竟年味很重的,前幾天才驚覺麵包店在小年夜就開始放假了!土司沒有買到,但也不至於餓死。
想為自己特別做個芋頭油飯,新年嘛!材料是買齊了,但一個人吃飯,剩菜一直沒有出清,我的油飯要排到初二才能煮,也算不上是年菜了。
早上自己弄了安撫空胃的食物,突然腦中出現一個意象:我是一隻獨自漂流的螞蟻啊!

喔!不是像這張圖,蛙仔至少還有塊木板。
早上起身好安靜,不用緊張的去早供,不會一早看到居士湧入寺裡追尋頭香,不用穿著齊整、堆滿笑容地逢人拱手:「恭喜新年好」。
只是尋常日子。
第一次在台灣一個人過年,沒有去法會,沒有年夜飯,沒有紅包,沒有零食糖果大量供應,還好的是也沒有餓到。
雖然在國外也是如此,但台灣畢竟年味很重的,前幾天才驚覺麵包店在小年夜就開始放假了!土司沒有買到,但也不至於餓死。
想為自己特別做個芋頭油飯,新年嘛!材料是買齊了,但一個人吃飯,剩菜一直沒有出清,我的油飯要排到初二才能煮,也算不上是年菜了。
早上自己弄了安撫空胃的食物,突然腦中出現一個意象:我是一隻獨自漂流的螞蟻啊!

喔!不是像這張圖,蛙仔至少還有塊木板。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驚!我的熱門文章被人引用了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獨食者的快樂午餐
不住在道場以來,我們幾乎都是自己煮食,最主要的因素當然是省錢!在家煮比外食便宜嘛!不然沒有道場的出家人,又沒有什麼居士護持,只靠領執幾年來攢下的單銀,加上父母在世時給的紅包,一筆死錢,不省著點如何過?
流浪了幾年,也就煮了這麼多年,從台灣,到國外,又煮回了台灣。這些日子下來,覺得自己煮食真的比較健康,至少食物的來源都清楚,用什麼油放什麼料,食材有沒有加入防腐劑、食品添加劑、增味劑、糊精、人工甘味、關華豆膠等怪東西,自己都可以挑選。吃得單純沒想到還會累積「功力」,偶爾外食,無論是在道場中吃大鍋飯,或是小麵攤、上館子,入口的食物有沒有問題,自己的舌頭都會告訴你,甚至食物有沒有能量,也可以感受得到。
後來變成獨自住的時間長了,雖然一個人,還是自己煮,在這種情況下,大部份的正餐(午餐)還是像平日一樣煮兩個菜來配飯。什麼?為什麼不一鍋煮?是啊!我知道OO法師說他求學期間,都是像火鍋一樣,全部菜料丟下去,方便嘛!啥?幹嘛不要煮個麵食就好!對啊!我認識的XX法師,她在國外一個人,每一餐都是吃麵的,省事嘛!
大概是我看過自己的某位家人,因為長年獨食,懶得為自己煮正餐,加上為了省事,多年來不煮飯,只下麵配菜吃,菜也大多是一鍋煮起來,吃到完為止,或下水餃、啃麵包,甚至直接外食,省自己麻煩。這樣的生活幾個月或許可以,但她過了快廿年,明明年齡比我小,看起來確老我好幾歲,還常抱怨沒體力、精神差等,這樣的慘狀,被我歸因為——沒好好吃飯,如此而已。
特別是吃長素的人,更不能亂吃!加上我們修行人,就這麼一餐是正餐(早上目前我在斷食),晚上也不煮,只在傍晚吃些簡單的小食,或把中午剩的吃完。這樣簡樸的生活,若連一個正餐都不好好吃,哪有體力讀書或禪坐呢?
這張照片是平日的基本配備:一主菜(滷香菇、豆干、栗子等)、一青菜/蔬菜,加上一大碗紫米糙米飯。主菜這一鍋大概可以吃四次(四天),可以跟別的主菜輪流上場。
某一日的主菜(南瓜磨菇+咖哩粉)、蔬菜(高麗菜、薑、前一道菜留下的咖哩粉)。這南瓜的份量可以吃兩日,但通常隔日不吃,而吃另一道新煮或是翻熱之前剩的主菜。
這樣誰是主菜呢?應該是右邊這道了吧!左邊的馬鈴薯是之前剩的主菜,這一餐加上一些夏威夷豆,入烤箱翻熱;右邊的是雜菜煮了吧!獨食者遇上了高麗菜,那真是可以連吃個五六天啊!只好來些變化了:腐竹、金針菇、高麗菜、紅蘿蔔(沒考慮到舊菜也有,不然可以用木耳)、薑絲等,看來很多,其實只有鍋底一層,也是一餐吃得差不多,剩下的餐後兩小時煮成湯(沒辦法,飯水分離故),鮮美啊!
其實也會有簡單吃的時候,可能是比較忙,或當天的食材適合如此,例如文章開頭的那碗麵就是我的正餐。當時冰箱只剩手掌大的高麗菜一份、三顆磨菇,就將它們用奶油炒了,加上一小把堅果,一點牛奶,然後加一片起司,灑上胡椒,拌麵!像不像在外面吃的一份簡餐?(下面是起司剛溶,還在鍋子裡的樣子)
其實外面吃實際給的食材就是少少的而已啊!但也要收二百元吧!在家自煮真的便宜好多啊!
獨食其實還蠻好玩的啊!每天給自己一點小變化,加上前一餐是斷食狀況,能夠吃到一份熱騰騰的正餐,每一日的第一口都教人感恩心爆發啊!
如果你/妳也跟我一樣,無論是退休、修行或在家工作而一個人獨住獨處,也不見得要天天吃便當、叫外賣,自己動手,簡單、省錢又健康!獨食也快樂,煮完的成就感+飽腹的滿足感,有朋友的再上IG曬一下照片,哪天不心情靚靚呢!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光頭要用洗髮精?
以新聞來說,這一則實在太無聊,畢竟光頭的人是少數,而且用不用洗髮精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不過記者既然要報了,也沒有認真一點,嘛應該問一下專業留此髮型的出家人吧!
記得廿多年前剛剛圓頂出家時,我們幾個小沙彌一同上課、出坡,大約過了人生中第一次光頭後的四、五日吧!我突然發現同學的頭皮上有怪怪的東西,一塊塊像是長癬的突起物,好奇又關心地問道:「妳頭上有一塊塊東西,是什麼啊!會不會癢?很像皮膚病吔!」
她用手摸摸,回答說:「沒有啊!有東西嗎?」
在一旁比較年長的法師聽到了,湊上來一瞧,問道:「妳有沒有洗頭?」
同學回答:「什麼?要洗頭喔!我以為剃了頭就從此不用洗了吔!」
年長的法師聽到笑開了,回答:「還是要洗啦!」我們一群沙彌更是笑翻了過去。
光頭還是要洗的,而且也要用洗髮精洗,想不到吧!
我看到同學頭上一塊塊的,其實是毛髮根部出的油包(實際語詞不知是什麼,這是憑經驗來說的),有人說其實用肥皂就可以洗光頭或小平頭,但或許每個人情況不同吧!本人是不行的,只有剛剛剃頭的前兩天,可以用肥皂洗掉頭油,第三天起,頭油就像是油炸過很多次的回鍋油那般黏,這樣重油污染的情況,我試過很多次了,真的只有洗髮精才能KO。
剃了頭之後長的小知識是:人的頭原來很油啊!
出家後師兄教才知道睡覺要用「枕巾」,因為光頭直接躺在枕頭上,不用個毛巾墊一下,很快地頭油就會吃進枕頭套,進一步到枕胎,而且非常難洗!枕巾不僅要定期換,每次洗時都要特別用水晶肥皂去泡、搓,才會溶出一盆重油混合的肥皂水!
更厲害的是,若不用洗髮精洗的話,頭油沒洗乾淨還會有味道,當然不會是香的啦!有幾次師兄提醒我說,「妳的頭有味道了」,當下只能臉紅地說:「我真的天天都有洗⋯⋯」,而這時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那一層頭髮給剃了,那種難搞的「油包」才會完全去除!但三天後又再重新來過⋯⋯
可是不知為何,世人是否真的有「光頭就不用洗髮精」的迷思呢?住道場時,庫頭師會提供這些用品,但出來流浪之後,總不免要自己去買。回想起來,大多的情況我都寧願上網買洗髮精,或許就是想要避免新聞中的情況吧!出家人居然有這樣小小的,不過是為了正常清潔,卻也怕人歧視的擔憂,但以這新聞的出現來說,原來我潛藏的擔憂不是沒道理的。
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把道場建在自己身上
這是一個決定,一個領悟,或者是⋯⋯一個有點不得已,但又必需鼓勵自己的信念。
離開自己的「原生道場」出來參學,沒想到一轉眼,居然超過十年了!而更不可思議的是,「原生道場」居然還沒有把我除名去籍,也就是說,理論上我還是她們的一份子,但實際上,因為太久沒有回去長住(偶爾有),也有點像外人,有些內部的事情,她們不會想讓這樣的我知道,變成如果回去,也是處在一種灰色的中陰地帶。
而流浪參學的日子中,也不是沒有住過其他道場,說起來,還住過了幾個哩!有的還成為「僧眾」呢!但是,真的不適合啊!還有兩次是快手快腳地逃離的呢!
前陣子拜訪朋友的道場,不小心瞥見堂中掛的「六和敬」,第一條:見和同解,當下突然明白為什麼自己回不了「原生道場」,也住不進別人的道場了,因為「見解」不同啊!而且已經是大大的不同了!
原來在我流浪的十幾年中,對於出家修學,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難怪怎麼要跟人「吃個大鍋飯」,硬是吞不下去呢!
例如,若某道場認同的是出家人要不斷地工作,為眾生奉獻,那樣的地方就容不下想要靜下來多些時間修行的法師;若道場是專修淨土,可能也容不下想要多聞佛法,多學教義的法師;若道場是比較傳統、封閉的,就容不下想要遊方參學的法師; 若某道場不重視照顧健康,或是基本的養生,身體不好的法師就住不下去⋯⋯結果就是:這裡不行,那裡看不上你;這裡太忙,那裡你受不了,那怎麼辦?
不然就自己創個道場,風格、規矩我說了算,如何?再廣邀志同道合的法師來共住!多麼豪氣啊!
但看看身旁的例子,某某法師啓建OO道場,當硬體籌建得差不多了,法師大概就病倒,不久就示寂了,這樣的例子還不少,而我一條小命,禁得起創道場的折騰嗎?人生短短數十載,為了搞個自己好住的道場,結果忙著籌錢,禪那還修不修?智慧還開不開?經典還讀不讀?文章寫不寫?
聖弟子捨家、出家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建立自宗、自成一派嗎?
誰說的?
與其花時間精力去搞外在的道場,不如將生命用在體證佛法,讓我的五蘊就是我的道場,每個有緣相見、相處的人,無形中就參拜了我的道場,若我這道場建得好,每個有機會認識、見到我的人,也就得到了庇佑與加持。
出家已至上座之資,仍是個美其名為雲水的僧人,但實則是隻流浪狗,幸好高堂上沒有會為我操心的人了。這麼多年下來,倒也不是我沒有出息,CV寫一寫,也是會有個兩頁,但出家人的「出息」不是看有沒有廟的,那是看什麼?
您說呢?
離開自己的「原生道場」出來參學,沒想到一轉眼,居然超過十年了!而更不可思議的是,「原生道場」居然還沒有把我除名去籍,也就是說,理論上我還是她們的一份子,但實際上,因為太久沒有回去長住(偶爾有),也有點像外人,有些內部的事情,她們不會想讓這樣的我知道,變成如果回去,也是處在一種灰色的中陰地帶。
而流浪參學的日子中,也不是沒有住過其他道場,說起來,還住過了幾個哩!有的還成為「僧眾」呢!但是,真的不適合啊!還有兩次是快手快腳地逃離的呢!
前陣子拜訪朋友的道場,不小心瞥見堂中掛的「六和敬」,第一條:見和同解,當下突然明白為什麼自己回不了「原生道場」,也住不進別人的道場了,因為「見解」不同啊!而且已經是大大的不同了!
原來在我流浪的十幾年中,對於出家修學,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難怪怎麼要跟人「吃個大鍋飯」,硬是吞不下去呢!
例如,若某道場認同的是出家人要不斷地工作,為眾生奉獻,那樣的地方就容不下想要靜下來多些時間修行的法師;若道場是專修淨土,可能也容不下想要多聞佛法,多學教義的法師;若道場是比較傳統、封閉的,就容不下想要遊方參學的法師; 若某道場不重視照顧健康,或是基本的養生,身體不好的法師就住不下去⋯⋯結果就是:這裡不行,那裡看不上你;這裡太忙,那裡你受不了,那怎麼辦?
不然就自己創個道場,風格、規矩我說了算,如何?再廣邀志同道合的法師來共住!多麼豪氣啊!
但看看身旁的例子,某某法師啓建OO道場,當硬體籌建得差不多了,法師大概就病倒,不久就示寂了,這樣的例子還不少,而我一條小命,禁得起創道場的折騰嗎?人生短短數十載,為了搞個自己好住的道場,結果忙著籌錢,禪那還修不修?智慧還開不開?經典還讀不讀?文章寫不寫?
聖弟子捨家、出家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建立自宗、自成一派嗎?
誰說的?
與其花時間精力去搞外在的道場,不如將生命用在體證佛法,讓我的五蘊就是我的道場,每個有緣相見、相處的人,無形中就參拜了我的道場,若我這道場建得好,每個有機會認識、見到我的人,也就得到了庇佑與加持。
出家已至上座之資,仍是個美其名為雲水的僧人,但實則是隻流浪狗,幸好高堂上沒有會為我操心的人了。這麼多年下來,倒也不是我沒有出息,CV寫一寫,也是會有個兩頁,但出家人的「出息」不是看有沒有廟的,那是看什麼?
您說呢?
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
素食小吃-宥宥素食推介
回到台灣,吃素真的方便好多,但是許多素食店大多做「西方素」,例如意大利麵、焗烤麵(飯)等,這一類的要好吃很難,因為平日自己煮食,若出外辦事,不得已要外食時,吃到這種自己也煮得出來,卻一人要價200-300的素食實在覺得不值得,所以有機會的話,反而要去試自己煮不出的食物和味道。
去年12月底,有機會去了板橋新埔站附近的一家。去之前也是作了功課,看了這位網友的文章才決定要去的!新埔個人也不熟,所以是請google map導航帶的路,只是到了地址卻沒有看到任何食店,當場差點崩潰(已經一點多了,餓到極致),還好不服輸地向前查看,居然有一張貼紙,說明店家搬了,還好也不遠,約10-15公尺吧!就找到了!
只是網路得到的資訊是家麵攤,但現下是個店面,而且有了店名!不管如何進去就對了!
麻醬麵!
店家的招牌油飯,大碗!
奇怪的是,沒有芋頭啊!但有芋頭的香味,米的質感很特別,好吃吔!明明有油但口感完全不油(反而是清爽),有點想要外帶回去一份。
焿麵。
有甜甜的湯底,但又不是像南部口味那麼甜,菜看來也很簡單,可是這味道自己調不出來,而且也沒有加味素的感覺。
同行的法師注意到來店吃飯的男眾很多,這是蠻特別的!因為,據法師解釋,素食的男眾不會那麼多,而男眾會願意來的地方,一是真的很好吃,所以有可能是非食素者也會來;二是這家的東西很實惠,也就「俗又大碗」啦!
確實,第一張照片有價錢,現在哪裡找到這價?我們住的地方,一碗乾麵也要5-60吧!特別一點的近百元,老闆現在有店面了,租金付了起嗎?煮得這麼好吃,店面也清潔,衷心祈望店家有賺到錢,可以持續提供這麼好吃的素食給大家!
希望有緣看到的人,有機會到附近可以去試一下喔!
2017/05/12 記:去閉關了一陣子,在那裡吃到別人的彌月油飯,說起來,還是這家宥宥的好啊!
去年12月底,有機會去了板橋新埔站附近的一家。去之前也是作了功課,看了這位網友的文章才決定要去的!新埔個人也不熟,所以是請google map導航帶的路,只是到了地址卻沒有看到任何食店,當場差點崩潰(已經一點多了,餓到極致),還好不服輸地向前查看,居然有一張貼紙,說明店家搬了,還好也不遠,約10-15公尺吧!就找到了!
只是網路得到的資訊是家麵攤,但現下是個店面,而且有了店名!不管如何進去就對了!
目標是油飯!還好還沒賣完啊!但是麵疙瘩沒有了,看來是搶手貨!
麻醬麵!
店家的招牌油飯,大碗!
奇怪的是,沒有芋頭啊!但有芋頭的香味,米的質感很特別,好吃吔!明明有油但口感完全不油(反而是清爽),有點想要外帶回去一份。
焿麵。
有甜甜的湯底,但又不是像南部口味那麼甜,菜看來也很簡單,可是這味道自己調不出來,而且也沒有加味素的感覺。
同行的法師注意到來店吃飯的男眾很多,這是蠻特別的!因為,據法師解釋,素食的男眾不會那麼多,而男眾會願意來的地方,一是真的很好吃,所以有可能是非食素者也會來;二是這家的東西很實惠,也就「俗又大碗」啦!
確實,第一張照片有價錢,現在哪裡找到這價?我們住的地方,一碗乾麵也要5-60吧!特別一點的近百元,老闆現在有店面了,租金付了起嗎?煮得這麼好吃,店面也清潔,衷心祈望店家有賺到錢,可以持續提供這麼好吃的素食給大家!
希望有緣看到的人,有機會到附近可以去試一下喔!
2017/05/12 記:去閉關了一陣子,在那裡吃到別人的彌月油飯,說起來,還是這家宥宥的好啊!
訂閱:
文章 (Atom)
算是判了緩刑
昨天回診,一直在想結果若是不好的,未來就改變了,下個月要上的課,之後要去禪修等可能都不行了。心情不好,雖知道自己的擔心無濟於事,但還是忍不住想到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