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師兄她要回道場


先解釋一下「回道場」代表什麼意義。

依各個佛寺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人眾的出入有一定的管道,特別當團體比較大時,不會是「師父說了算」,要進入一個團體,或離開,都有一定的程序——申請,共住觀察,通過審核後向大眾宣布,才是一個佛寺的「住眾」,而身為住眾會有相應的義務與福利,基本上會有一個床位(不是個人一房間)、放個人物品的空間、單銀等,同樣地,若離開了,不是住眾,就沒有了相關的義務與福利。

一般的道場,若人眾離開,就可能是「永久離開」,或是說,要再回來不是不行,就看各個道場的規定,如何再入眾,有一定的手續要辦,而道場也要審核、觀察該人,才決定可不可以讓他「再次」與團體的法師共住共學。聽過比較嚴厲的例子,沒有去求證,說是離開佛光山的法師,若要再回到佛光山的道場,要先跪山門多久的時間,求懺悔,之後才有審核的程序可走。

我個人出家的道場,因為師父比較「惜情」,當人眾想要另外去參學、禪修、讀書,或覺得道風不合,想另觅他處修行,直接的管道是辦「離寺」,也就是社會上一般向公司辭職,或退出會員的意思,但因為師父個人「惜情」的特質,所以自然出現了另一個管道叫「請假」,亦即資格仍是「會員」,但為了公平起見,請假出去的人眾基本上沒有相應的福利,沒有床位和個人放物品的空間,沒有單銀,不能向道場報銷個人花費等等。但為何這裡寫「基本上沒有」?因為風聞某些人可能與師父比較「有緣」,或道場的上位者願意幫她向道場申請生活費之類的,這嚴格說是不合規定,但世情如此,其他住眾只能私下耳語。不過,畢竟被疼愛、有特權的永遠是少數,所以絕大多數請假的人是沒有福利的。

當師兄說她申請要回道場時,個人聽到是很訝異的,特別是,她說到當年一請假,就有人傳話日後不要想再回來了。我從來不知道,同一師門,頂多大家有意氣之爭,並無深仇的師兄們會講出這種狠話。

為什麼要回道場?我問她,不是家人有地方讓妳住嗎?不是研究所讀到一半嗎?沒有錢了嗎?

問了蠻多次的,得到的答案並非單一性的:覺得自己資糧不足、一個人住的地方,鄰居有個怪怪的男眾⋯⋯一直沒有跟大僧共住,覺得自己最後會還俗。

或許有人會問,為何不去別的道場共住?台灣這麼多寺廟?

沒錯,特別若有道場的理念與自己相合的話,那真是太好了!但光「理念相合」原來也不容易,有的道場很保守,長年走經懺的,想禪修的就不合;想要禪修的,不同法門的也不合;也有遇過道場福報好,不用辦法會就能維持,但共住的人卻心不在道,只要有一個人搞事搞權,也是住不下去,更別說有無聊的舊住者故意欺負新來的菜鳥,戒臘較長也沒用。

相較之下,至少原生道場的情形大家比較了解,我們自己的法師相比之下素質較高,也不會故意整人搞事,只是活動多,身體差的要與人互動比較辛苦。

說起來,一個出家人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要自己獨自過生活是很難的,這是事實。加上我們道場教育良好,出去的人不會向原生道場的居士化緣,目前看到還能個人靜修的,多半有家人護持,提供住所、食物,或是固定給生活費,如果不是靠家人,就得主動找新的外緣護持,辦活動、演講吸引居士,才會多少有供養,而若走上這一條路,當然也不大可能靜修、禪修或深入經藏的了。

曾有位優秀的長老師兄請假,因為家人無法提供支援,聽說日子過得辛苦,其實她梵唄法器很行,若找一些往生佛事來做,也不怕沒有飯錢,但她一身傲骨,不取此道,但生活總有花費,據說去幫忙農家採收作物,打散工以度日。聽聞之時,心中無限感慨,這位師兄在家時就已是國立大學的碩士(那個年代大學還是窄門,何況她是碩士),出家後深受重用,出入師側,講經說法無不在行,為大眾公認的法門龍象,諸多後輩仰望的標竿。但當個人想要靜修時,沒有了一切支援,還得要去打零工,實在是不勝唏嘘。

在外幾年後,聽說她回來了,在某分院住,平日低調,按時上堂講課,不再受任於中央。

會請假出去的,不至於是不見容於道場,往往是有自己的理想,但當理想遇到生活的現實面,折衝之下,選擇再回到原生道場的法師,雖然在城外的我看來有點可惜,但重回舊地,心境與光景已不同前,我想應該會和請假前的自己差別很大的吧!特別我們在外流浪,吃過苦,視野與胸襟開闊不少,希望也祝福她回去的日子一路順遂,至少以後會生煩惱的,不再是基本生活所需的事了。

#2020的後記,結果那年師兄沒有回去,之後也沒有,或說是「回不去」,有機會再寫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父親的忌日

2013至今,每年我都會誦一部金剛經,也會前一日先買好要祭祀的點心,最後吃下肚的其實是我,所以會選我好奇、沒試過的店家。明明是我喜歡的東西,但在選的時候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是忌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