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行動裝置和遊戲剝奪了我們什麼?

曾聽過一個說法,而且轉述的人指出是教界有名的法師說的,意思是「電視和網路都是魔發明的」。這算是很極端的言論,我個人不是太認同,但對於他言語中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以這角度出發,那 smartphone和 online game,或是手機中讓人日也打夜也打的小遊戲:angry bird、candy crush等也都是魔發明的。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才發生不久的親身體驗。

父親往生後,靈堂設在家中,佛事也在家裡辦。這絕對是個悲傷的時刻吧!就算知道老人家年紀大了,心理早有準備,但在這種時候,不是應該幫老人家唸佛?摺摺紙元寶或蓮花?或在靈前誦經嗎?就算是基督徒,也應用他們的方式表達對父親的祝福,但我看到我的手足們,在佛事結束後,拿出Ipad打線上遊戲,就算提醒說「還有事要談」云云,不要再打了,對方則回說,「等一下,就這一個小時很重要,我要練法器」,再稍稍責備,就回說「這是我唯一放鬆的方式吔!」然後手指不停地點著 Ipad。另一個場景則是,到晚上該要睡了,還坐在電腦前,要不是看線上漫畫,要不就是打 online game。

我不懂吔!你老爸剛死沒多幾天,game少打一下會怎樣?

人家古人大喪守孝三年,我們三天不到就打game了,這算什麼?

我能理解的是,爸爸死了,心中的感受太複雜太強烈;兄弟姐妹平日不見,除了後事以外,也沒什麼好談心的,一頭鑽進遊戲的世界,可以麻痺現在不舒服的感受,可以讓他們抽離爸爸死了的場景,專心回到熟悉的game,說不定稱得上是種心理治療。

但,我怎麼樣都覺得不對!佛教傳統認為,至少這七七四十九日中,要幫亡者造福,就在這一個多月中, 多思念自己的爸爸,或是為他祝福,怎麼都做不到?時代進步,親情淡薄至此,活著時做不到什麼,死了也只在外人面前行禮如儀一番,比對小時父母怎麼養我、撫我、育我種種情景,真是令人唏嘘!

後來看到這個短片,雖然是玩笑又有不雅用詞,但個人還蠻認同Louis的看法,他認為手機讓人無法完全經歷一個完整的喜悲,或說,分心在這些裝置或 game 上,一個人跟自己獨處的機會就被剝奪了。



這樣又有什麼損失?我想,他們失去了好好感受這個時刻的機會,雖然是個痛苦的時刻,但,人的情緒是很難了解的,也很難用理智去處理,或說,其實我們不是真的了解自己的情緒對父親離世會怎麼反應,可能要到很後來,一些機緣下,才發現父親離世對我個人的影響。他們理性地迴避了喪父的悲傷,是不是真的不悲傷了?沒有,我覺得它變成一個瘀傷,不知什麼時候會情緒反撲。像片中Louis說的,要勇敢地讓它像卡車一樣撞向你,然後你會從這事件重生。沒經過這樣的撞擊,一個新的自己,走過父親離世而得到些啟發的自己,怕是永遠沒機會再出現。

smartphone、online game,或是手機中讓人日也打夜也打的小遊戲,他們是不是魔發明的?其實還是在於使用的人。可悲的是,新的科技都太朝人性軟弱的一面發展,要能「只得其利,不受其害」的人,得要很有智慧,而且要自律,而這些,現代社會已很少人在強調了!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計較、嫉妒、殺 !?

近日台灣的一件社會新聞剛好和大陸的十分類似:伯娘殺嬰!

下手的都是嬰孩的伯娘(大伯的太太),而被害的分別是只是三個月的女嬰和四個月男嬰。被害的原因都是因為伯娘計較自己得到的較少,被害父母與孩子得到較多,心生不平故。

別人得到了什麼?台灣的是弟妹剛生沒多久的女孩兒得到公婆比較多關愛,大陸的則計較自己嫁來夫家的禮金比較少,又只生女兒,不像弟妹生的是兒子,老人家比較偏愛等等。

心生不平,嫉恨,然後下殺手,大人的恨找小孩發洩,實在是...

人會比較、計較是很正常的,因為它是一種煩惱:「慢」,要證到阿羅漢才會斷除。「慢」的意思就是較量、比較,可分為三種:比一比,覺得我和他程度一樣,或是,我程度比他差(卑慢),再不就是,我程度比他好(傲慢)。只要「計較」出現,都不出這三種情形,但最常會被注意到的是傲慢,就算不說出來,或是表面上謙稱自己比較差,但實際心裡可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而這兩位伯娘是計較自己得到的不夠,人有我無,人多我少,眼光只看到「我沒有,我比較少」,誰誰誰得到比較多,比我好!那要怎麼辦?一般人就耍耍小手段,整一整對方,讓自己的氣可以發洩,或是從中得到補償心理,會走到下殺手,就是負面能量太強,而自己的道德約束力不足,加上古有明訓;「人一怒,忘其身及其親。」生氣的時候,生煩惱的時候,不會想到做了的後果,不會想到會牽連到的家人(這兩位伯娘自己的孩子也都還小,她們被關,自己的孩子怎辦?)但下手時都不會想到這些。

「計較」是正常的,因為我們還是凡夫,但可不可以練習一下,計較心出現時,覺得自己差,別人比較好時,也去看一下別人生活中辛苦的地方。上天是公平的,沒有一個人生活中沒有煩惱,有錢人有有錢的煩惱,得到寵愛的有得到寵愛的煩惱,你看來是讓人羨慕的東西,本身就有讓人傷腦筋的一面。或是想一下那些比我還要慘的人,也不是不努力,但際遇、生活條件比我差很多的人們,或是醫院裡生病的人,想想自己還能健康地這樣生煩惱,也該感謝老天了,這樣就能轉掉「計較」的心念。

「計較」生起時,要有智慧的「反思考」一下,要主動地這麼做,這是一種心理練習,以中和掉這種習慣性生起的負面想法,就不會讓瞋恨一直累積,到失去理智,到無可挽回。

「計較」生起是正常的,生起時要注意,生起後要如理思惟,提醒自己去看見已得到的福份,已得到的關愛,或是曾留在心中的溫暖,每個人一定都有的,進而生起感恩的心,就能對治「計較」。

願眾生不被嫉妒心所刺傷!願眾生時時看到自己得到的關愛!願一切眾生喜樂!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如何了解謝依涵這樣的人?

10/30的報紙頭條大約都是八里雙屍案一審宣判了,沉寂許久的案件又因為媒體而複習了一次。

這個案子正發生時,因為案情太過驚悚,每天也都追著各家媒體的報導,現在想來,這案子最讓人訝異的一點應該是:陳先生對她這麼好,張副教授與她無怨無仇,只是為了錢,而且實際到手的好像也沒有太多$,就將兩個人殺了!兩條人命吔!怎麼下得了手!

為什麼?
這是大家心中都想了解的問題。

我們都以為對別人好,對方就算不同等的回饋,也不至於相害吧!但謝依涵的案子卻給了這種安逸的想法一記當頭棒喝!

那我還要不要天真地去相信別人?
這是另一個問題。

依媒體的報導,她在母親和男友面前似乎不是壞人,不是如事實指涉般地貪財又冷血,兩種相互衝突的性質放在同一個軀殼,旁觀的人都錯亂了,她自己如何平衡?真是讓人摸不著頭緒。

摸不著頭緒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們不是這種人,所以在個人經驗上遇到這種與自己類型天差地別的人時,因為自己不了解,便在心中將她們的行為依自己的方式合理化。

但,事實或許是,真有這種人!世上真的有壞人,而且表面看不出是壞人,他們可能就是你的家人、親戚、朋友,若不是因為出事了,我們還看不到他們內心的黑暗面,就算看到了,因為自己不相信、不接受事實,也等於沒有看到,還是蒙在鼓裡。這種人通常只對少數特定的人「有良心」、有感覺,對其他大多數人,是沒有感覺的,沒有感覺到就算手刃對方,隔天還能在熟悉的店繼續工作,記者來詢問時也能泰若自如,事不關己。

世上真有這種人!朋友寄給我一個連結,介紹一本書專門在講這樣的人,當中的連載可點此

將這樣的人稱為「反社會人格」或許太嚴重,「人格扭曲」或許是事實。

我想,他們或許在人生中經歷了什麼悲慘的事,或是曾經生活在很大的壓力中(主觀認定的壓力就夠了),也許是經濟、人際關係等因素,因為沒有別的途徑將壓力化解(社會或家庭不是沒有支援,而是他們不知道,或是知道了也不去尋求幫助,或是不認為自已需要協助),種種情緒風暴將自己的心逼到牆角,為了讓自己好過,心轉向一個不正常的頻道,對自我的關照強大到忽略別人,一般人會有好比「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的惻隱之心,他可以切斷,對其他人的感覺、別人的痛苦他無動於衷,只有特定人的喜悲才是他們在意的,例如他的父母,或自己的骨肉,而這樣的對象很少。他們表面看來和一般人無異,但相處久了,會讓週遭人覺得怪怪的,但一般人可能會自責自己想太多,直到發生了無可扭轉的事;或,幸運的,沒有發現什麼大事,還可以一直平和地相處(不過通常都會有事情發生,只在大小而已)

當我看完了這本書的介紹,回想起曾有過的懷疑,某某人其實真的害了自己,但找不出證據,或就算有證據,那時也無法說服自己對方是故意的,心裡還為對方說話:「不會吧!她只是太累壓力大,不是有心的」云云,其實,我只是不願承認,原來對方並不會為他人著想!而我還自責是不是錯在自己!

這本書提供資訊的最大助益,是指出世上有這種人的存在,提點讀者要相信自己的直覺,若有發生過三次「怪怪的」經驗(超出正常做人做事的道理),應該就要注意,要遠離了。不要想去改變這樣的人,因為人要改變很難,想想自己的一些習慣,也是自己想改的,容易改嗎?改了嗎?何況是別人?再加上,他們的心藏得太深,外人永遠看不清楚,談什麼要改變他?

最好的方式是:認清、遠離。若身體無法遠離,但心裡知道對方需要注意,也不至於會讓對方給吃了。

至於要不要天真地相信別人,可以相信,但也有要智慧的判斷啊!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過渡


爸爸再見,我會記得你的。

我父親九月中過去了,享壽86。

我爸是我認識的男人中最像樣的一個,他沒有外遇,沒有家暴,對養家、提供子女教育基金等十分有責任,他從沒「直接地」要求子女去成就他心中想要的目標(但有間接地,例如會說誰誰誰家有三個博士等等),對於子女的失序行為也很少報怨,但奇怪的是,我們的家庭成員,除了我以外,每一個都對他不滿,每一個人都可以數落出他的過失,好像只有我,看到的都是他的優點,或許這是緣份吧!只有我和爸爸是善緣,其他人則是善惡交織的雜緣。

或許因為彼此之間是善緣,從國小我就知道爸爸年紀比較大,他會比較早離開,那時我就為了將來要紀念他而準備了。他有一隻大頭表,金色表面尼龍表帶,上發條的,戴了許久,有一天壞了,我就跟爸爸要這個表,放入自己的百寶盒中,因為將來我要靠這塊表來想念他的。隨著時光流逝,我的百寶盒又加入了他當兵的「狗牌」:一條粗繩串著兩個金屬牌,上面只有一組號碼,沒有名字,「若人在戰場死了,戰友就將狗牌帶回來,靠這個來確認生死的」我爸這麼說;後來,又加入了他從美國受訓後帶回來的別針,一個小兔子的圖案,是某個美國政府單位的,十分可愛。

我國小的時候,就將這些東西準備好了,但想都沒想到我長大會出家,它們沒有派上用場,對我爸的牽掛,都在心裡。

老爸身體不好以來,被人預言過很多次的死期,前前後後十五年以上,聽到太多:「大概過不了年底...」「可能明年某月吧!」「我看七月半要過都很難...」等等,讓我覺得這些人實在不是出於好意,而是恐嚇!好笑的是,老爸真正的放下走人的時機,都不在這些預言的範圍,可說那些預測都只是個 X!但不知為何,還是不少人會發出「狂語」,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像賭博一樣?如果押對了邊,自己會有些成就感?或是證明自己修行的功力?

這事讓我學習到一點,不管是什麼天生靈異體質或是後天修來的靈光一現,都給我閃邊涼快去!人的命有多長,是業力決定,那是個複雜的計算方式,不是自以為是單憑靈感便可得知。而且,不要管人家可以活多久,或自己活多久,重點是如何好好利用還活著的時光,才是實際的!

走過爸爸過世的這段時光,發生的種種事,也是自己想都沒想過的。

我其實希望他在我不在國內的時候往生,也就是那種就算收到消息,也無法一時趕到現場,等我人到了的時候,大約就等著作七和告別式了。這「夢幻場景」說明了我不想面對這件事,不願看到,不要經歷,最好是,發生了,過去了,我再出現。

結果現實完全與我期望的相反,徹底地「事與願違」。我人在現場,陪了他一段時間,知道他可能好不了了,到實際生命現象消失,到留一口氣送回家,到念佛八小時,到送走遺體,我都在。

現在回想,這樣反而是比較好的,對我爸好,對我也好。

我爸知道我回來了,知道我在旁邊,知道有什麼事我會處理。我則知道他不行了,知道我能做的有限,但也儘量做了,知道這時候就是儘可能地獻上祝福與回向,我也做了,也知道自己沒有遺憾。

然後他過去了,我過來了。

再見了,爸爸,我會記得你的!不需要我百寶盒裡的東西,不需要你的任何物件,我記得的。

然後,不知為何,覺得自己跟以前不大一樣了。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白龍王!原來如此


這幾天新聞不斷刊出白龍王過世的消息,也將他的事蹟等大略報導了一遍,才知道有時在新聞中出現的「白龍王」是何許人也,不明的讀者可以看這百度的介紹

比較讓我好奇的是他「成就的過程」與教導。在新聞上刊出的,看來本是一般人,有天突然說是龍王托世,便有能力知人禍福、與人問事等,如是這般看來,他的能力多半是「外力」使然,也就是有什麼靈、神使得他可以如此(他自己也說了是「龍王」),因此他的能力應不是自己修行得來的(以這一世來說)。

類似這樣的例子也不少,聽到的都是真人真事,只是不能把名字給寫白了。話說,某個「靈」想要找A君,成為靈的辦事人,於是向A君現化,並示現種種的神蹟,好讓A君信服於他,例如會事先說出樂透的號碼,若A君去買就會因而中大奬等。但這位A君不想成為任何靈的辦事人,他只想做自己,一個普通人,所以拒絕一切靈給予的誘惑。最終A君做到了,他是個普通的人,沒有成為靈的媒介,但這過程,據說,也不是很容易,應該有許多人性上的考驗吧!

再來看看白龍王的教導,從新聞上看到的,許多都是人盡皆知的道理,例如勸人脾氣要好,要孝順父母,心要好等,值得反思的是,這個國小老師不是也有教?但他這麼「深入人心」的道理何在?幾大宗教教派的神父、師父、師兄師姐們沒有在講道中說過嗎?怎麼沒有他那麼火紅?知名度高?這差異在哪?

差在人家是「活神仙」,老師、神父、師父等都還是「人」而已。

這有什麼差?

對人的心理來說,差別可就大了!其實不須要到人神之別,光「地位」之差,貧富之距也有影響。以我們出家人來說,剛出家的法師,有的道場中的常隨居士就不大理睬了,甚至會以「小師父」來稱呼,直接就說你「小」了!但若對一寺住持或方丈,那態度又不同了,甚至不自覺會「神化」他們。

例如我的師父,身為一寺僧俗在修行上的領導人,出家超過四十多年,加上她本身的領袖風格與語言魅力等,沒有居士不尊敬、傾心她的。有一次,一位居士和師父談完了話,我問說談得如何?她馬上雙眼發亮的說:大師父有神通啊!我話還沒說,大師父就知道,還先說了出來,妳們師父有他心通啊!因為她在興頭上,我也只能輕輕的說,沒有啦!想多了啦!但我相信她一定深信師父有神通,也會去跟別的居士講,漸漸的,我們師父有他心通的傳言就會在居士圈中傳開......
師父真的沒有神通。她有她的智慧和獨到的見解,常人沒有的,這不可否認,但若有神通,我們朝夕相處的人不會不知的。

如果有人,例如弟子、信徒或是家人,稱你是菩薩托世、OO神再現、某大士的乩身等,只要有人抬轎,造神運動很快就完成了。若是自稱,再小露一手「神蹟」,傳言一出去,人間的神也就形成了。

普通人對你講的道理,像耳邊風;活神仙講同樣的道理,則刻入心版,身體力行。差別就在這兒!聽活神仙的話,若神仙高興,還可以得祂的祝福;聽一般人的話,他高興了,也是可得到祝福,但怎麼樣都是活神仙的祝福「威」多了吧!

神仙是怎麼來的?以佛教來說,有大力的鬼、神,也是生前有修福、修慧的,道家也有這樣的說法,認為有修為的人才能成仙,那何不自己修行呢?

人的悲哀在於,修行這等苦事,還是給別人去做,等誰誰誰成了大法師、活佛、大神仙,我再去供養禮拜,乞求福佑就好。吃齋誦經唸佛,禁欲禪修禮拜,效法聖人修養身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現在誰要做?太沒趣了!我做人只圖個痛快,「今朝有酒今朝醉」,人倒楣的時候再來拜拜、捐錢,求神明慈悲加護不就好了?不然神明也會太無聊,如果人人都是「聖人」的話......(應該知道這些是在講反話吧!)





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色即是空」第二彈


其實早在之前的「色即是空」po出時就有準備要貼這篇,但因為找不到中文的影片,經過這些時日(居然超過一年了!),還是沒找到,那就只好將就著放英文的影片了(影片請點這裡)。

影片是蘭卡斯特教授的講演,主題是「全球科技時代下的佛教」(Burke Lecture: Buddhism in a Global Age of Technology),提到現代科技對傳統佛教思想的印證等。放在本格中的只是截取當中的一段,就是教授簡介佛教的部分。有趣的是,他說佛教是一個一直要人注意你的眼啊......見到色法,然後有眼識啊!耳聞聲啊......鼻嗅香啊......,然後勸我們要去注意這種種感官認知的宗教。人的一切經驗其實不出六根對六境的範圍,而在這「事實」下,我們對外界的認識其實受限於感官,也就是說,我看到的山河大地,不過是光線反射到眼,眼取相後送到腦,進而生出的認識作用。我的「山河大地」是我腦中出現的認識,不是外在真正的山河大地,我得到的只是一個影子,而它會讓我有種種的感觸,進而有種種的想法,我這個人的主觀思想就在這過程中確立了,「我」就存在了!

但分析起來,「我」是建立在這感官運作的過程中,哪一階段說來是「我」?

回到正題:若仔細觀察吾人的見聞覺知等,會發現自己認知到的不是實際存在的那個外境,只是感官與神經的運作,但在感官與神經運作中,讓我得以認知的外境,又實際是那外境的投射,它雖不能說是「真」,又不能說是「假」,是因緣和合下的產物,這樣是不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依認知科學的解釋呢?


[講者簡介]
Lewis Lancaster 是佛教典籍的專家,也是第一個完成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佛學研究博士學位的人。他任教於柏克萊加州大學三十三年,當中有五年的時間為主席。借由國家地理學會的資助,他和一群學生和教職員工,在喜馬拉雅山的夏爾巴人的諸多寺院之中,將經典文本登錄成冊,之後便開始研究將巴利與中文佛典轉換成電腦格式的問題,最終完成了大型的光碟資料庫。這電腦的經驗使得他成立了一個稱為Electronic Cultural Atlas Initiative的學者協會,位於柏克萊的校區,並有上千個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教授現為 Rosemead 西來大學的總裁。(此介紹文的出處在此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OMG(偶滴神啊)﹣印度電影中的佛教元素

不記得什麼因緣在網路上看到這個電影,看完一次覺得很有趣,但中譯有點怪怪的,所以又到youtube找到英文字幕的影片,大略又看了一次。只要在網路上或youtube用「偶滴神啊」搜尋,就可以找到影片,這兒就不放連結了。如果想要知道劇情,可以去看這位格主的介紹,但當中我不同意的部份是,格主以台灣來比方,說:就好比一次告了法鼓、慈濟、佛光等,這點是需要修正的,因為佛教並未主張世界與人類是由一位創世主所建立,所以這些佛教團體,和電影中的「神」以及其廟宇等,實在八竿子打不上關係。

這片子對我而言有趣的地方是當中的佛教元素。雖說教義上其實和佛教沒有干係,但因為印度畢竟是佛教出生的地方,佛教多少吸納了某些印度的思想與價值觀。

片中提到神用的字是Bhagavant,在佛教翻譯成「世尊」,或是音譯為「薄伽梵」,在佛教中則專指佛陀。

電影中的帥哥「神」說了至少兩次的名句:大意是:我只是指出道路,你必須自己的實踐(之類的),在佛教中也有類似說法,例如《佛遺教經》說: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佛陀好比是個善巧的導遊,專門指出如何走向善道,但聽了不照著做,則不能怪罪於導遊)。

在佛經中,佛陀與外道之間無礙的辯才(或說是印度人對思辯的推崇),其風采也可在電影中一探,例如下面這個精彩的翦輯:



片中也看到類似空性的地方,例如「我是克理須那(神的名字),所以我展現神蹟,我不是克理須那,因為我展現神蹟」(可惜我一時找不到英文的版本......),真不由得會想到《金剛經》說的: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總地說來,這是部難得反思「信仰神」的電影,由印度這個多神的國家出品實在令人訝異!當中也點出不少當前印度的宗教問題,有點兒類似我們「人間佛教」的運動,這電影也透露出將信仰導向以人為主的宗教。

算是一部值得看的電影,可惜戲中的三位宗教師不知是何教派,雖然是反派,結尾時還是說出了一番硬道理,真是服了你了,印度人!

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從安潔莉娜裘莉的預防性乳房切除談正見的重要性


再一次要來強調正見的重要性。

正見為何於「八正道」中居首位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人的行為其實受到「見解」的影響很大,你抱持什麼看法,這看法就會影響你的行為,而行為在佛家來說,就是業,這些行為(業)進一步又會塑造了吾人的未來,豈可不慎?

五月分國際上一個震驚的消息,莫過於明星安潔莉娜裘莉自己投稿報社,表示因為身上有乳癌的基因缺陷,為防患於未然,在尚未得病的情況下,做了全乳切除手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閱她本人於紐時的投書,網路也可以找到中譯全文

這新聞出來之後,美國大多數人的回應是一片贊好、支持,甚至有人認為是給女性作了一個良好的示範。當然,也是有些負面的聲音,只是不贊成的大多是東方人,因為東西方醫學的理論基礎差異甚大,筆者可以想像,自己認識的許多中醫師看了裘莉的新聞,會怎麼樣地從鼻孔笑出聲來!若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點閱網友貼出中醫治乳癌的見證文章

事實上,西醫的理論實在很難說服我個人,裘莉說新的科技可以計算出她有87%罹患乳癌的風險,所以要先做預防性的手術,但這比率是怎麼算出來的?怕裘莉本人也不知道。就算這比率是真的,也是十分的高,但也無法確定她一定會得乳癌,因為還有許多生活上的因素要加上去,而今天裘莉的處理,在我看來就是將87%等同百分之百了。她手術後的比率是降了,但還有5%,醫生不可能保證說是0﹪,因為「萬一」還是得了乳癌,裘莉也不能怪醫生和這個預防性手術。有趣的是,那我們每個人只要出生了,就百分之百會死,這個比率這麼高又這麼準(目前沒遇過不死的),是不是每個人就先不要活了呢?

純以百分比來說,不知道醫生有沒有幫裘莉算她這個手術成功的百分比是多少?我們都知道麻醉有風險,傷口也有感染的風險,手術中一個小環節出問題,就可能危及生命。今天裘莉是手術成功了,才有機會說出她的經歷。當然,或許醫師有幫她算過,麻醉和感染的機率遠低於87%,所以就賭這一把了,重點是她沒有賭輸。但在自己還是健康的情況下,為了一個不知會不會發生的疾病,而突然地增加自己生命的風險,這是明智之舉嗎?

裘莉的決定當然是困難的,若放在不同的背景下思惟,這樣的做法實在不值得鼓勵。

最近個人親自親歷的一件小事,也充分說明了「見解」的影響與重要性。

可能有將近八年以上的時間,因為一位居士覺得水果是對身體很好的,特別是蘋果,西方不是有云:「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嗎?這位居士幫我們採買食物,在水果方面就準備得很齊全,特別是蘋果,可以計算到一天一人可以吃到一個拳頭大小的蘋果。於是我們幾乎可以天天早上吃一個蘋果,幾年下來也覺得很不錯,甚至養成了習慣,若是到外地,或情況不允許這麼方便有水果吃時,心理上就怪怪的,好像飲食不均衡,不很健康,特別是沒有吃到蘋果,不健康的感覺更強,總是要一天吃到一份了,心理上才覺得踏實。

前一陣子搬家了,住處有點兒鄉下,賣水果的店只有一家,因為無人競爭,所以既不新鮮又不便宜,若要上街買,價錢是便宜了些,但多花時間又多花車錢,這樣不方便我們一天可吃到一顆蘋果,居然成了煩惱的來源,因為我常要計畫得趁什麼外出的因緣,「順便」買水果回來。

後來回台灣,有人介紹去看個中醫,醫師診斷我們體冷虛寒,下令不可吃水果(還有許多飲食禁忌)。這違反我們多年的習慣與「健康常識」,一時還調不過來,特別台灣是水果王國,怎能不吃呢?但中藥也不便宜,為了讓藥效不受吃水果的影響,也就硬生生的改了這些年的習慣。

結果,快半年沒吃水果了,人也好好的。因為不吃水果,不用再去想要怎麼買到新鮮又便宜的蘋果;因為不吃,是遵從醫囑,有益我的健康;因為不吃,等於省了這個支出,突然覺得不吃水果實在太好了啊!又健康、又省錢,何樂而不為?

當我在這小事上發現見解對生活的影響時,不覺啞然失笑,小事尚且如此,何況大事?

若問,那吃水果到底是健康或不健康?就要看各位「有智慧地判斷」了啊!







2013年4月19日 星期五

原來你我都不孤單


在網路上看一篇佛教論文,當中出現個巴利詞讓我很好奇,查了一下意思,不是很明白,又再查它出現在尼柯耶的經文,一看之下不禁擊掌叫好!(是真的有叫出好來啊!)幸好我現在是一人住,所以不會吵到別人。特別的是,剛好又是一人住的情況下,看了經文卻發現原來我不是獨住的啊!我是有伴的啊!深覺得佛陀說法之妙,忍不住寫在這兒與眾分享。

話要說從頭,就請先看北傳雜阿含的經文,剪貼如下:


T02n0099_p0088c18(00)║   (三○九) 如是我聞: 一時,
T02n0099_p0088c19(08)║佛住瞻婆國揭伽池側。 爾時,尊者鹿紐來詣佛所,稽首禮足,
T02n0099_p0088c20(01)║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有第二住
T02n0099_p0088c21(00)║有一一住。彼云何第二住?云何一一住?」
T02n0099_p0088c22(01)║ 佛告鹿紐:「善哉!善哉!鹿紐!
T02n0099_p0088c23(07)║能問如來如是之義。」 佛告鹿紐:「若眼識色可愛、樂、念、可意,
T02n0099_p0088c24(01)║長養於欲;彼比丘見已,喜樂、讚歎、繫著住,愛樂、
T02n0099_p0088c25(00)║讚歎、繫著住已,心轉歡喜,歡喜已深樂,
T02n0099_p0088c26(02)║深樂已貪愛,貪愛已阨礙。歡喜、深樂、貪愛、阨礙者,
T02n0099_p0088c27(00)║是名第二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鹿紐!
T02n0099_p0088c28(00)║有如是像類比丘,正使空閑獨處
T02n0099_p0088c29(03)║猶名第二住。所以者何?愛喜不斷不滅故,愛欲不斷、
T02n0099_p0089a01(00)║不知者,諸佛如來說第二住。 「若有比丘,
T02n0099_p0089a02(01)║於可愛、樂、念、可意,長養於欲色;
T02n0099_p0089a03(06)║彼比丘見已不喜樂、不讚歎、不繫著住,不喜樂、不讚歎、
T02n0099_p0089a04(01)║不繫著住已,不歡喜,不歡喜故不深樂,
T02n0099_p0089a05(03)║不深樂故不貪愛,不貪愛故不阨礙。不歡喜、深樂、
T02n0099_p0089a06(00)║貪愛、阨礙者,是名為一一住。耳、鼻、舌、身、
T02n0099_p0089a07(01)║意亦如是說。鹿紐!如是像類比丘,
T02n0099_p0089a08(04)║正使處於高樓重閣,猶是一一住者。
T02n0099_p0089a09(08)║所以者何?貪愛已盡、已知故,貪愛已盡、已知者,
T02n0099_p0089a10(06)║諸佛如來說名一一住。」 爾時,尊者鹿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
T02n0099_p0089a11(00)║作禮而去。

這漢譯經文的意思還算好理解,但當中的兩個詞:「一一住」和「第二住」就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了,這時就要查看與它相應的南傳經典: SN 35: 63經。一一住和第二住的巴利分別是:ekavihārī, sadutiyavihārī。直譯的話是「一住者」與「與第二住者」或「俱第二住者」,水野的巴利字典解釋後者為:與伴隨者共住。只不過,就算查出來了,好像還是看不懂,什麼叫與伴隨者共住?這時南傳的英文譯本就幫上忙了:

"Venerable sir, it is said, 'a lone dweller, a lone dweller'. In what way... is one a lone dweller, and in what way is one dwelling with a partner?"
"There are ...forms cognizable by the eye that are desirable, lovely, agreeable, pleasing, sensually enticing, tantalizing. If a bhikkhu seeks delight in them, welcomes them, and remains holding to them, delight (nandī, 喜) arises. When there is delight, there is infatuation (sārāga, 有貪染的). When there is infatuation, there is bondage (saṃyoga, 結,縛). Bound by the fetter of delight (nandisaṃyojana, 喜的結縛)...a bhikkhu is called one dwelling with a partner." (Bhikkhu Bodhi, 2000, p. 1150)

也就是說,俱第二住者意指,和「第二個東西」一同住,以上述英譯經文來說,第二個東西指的是「喜的結縛」,簡化地說就是「喜」啦!因為整天都跟「喜」綁在一起,所以不是「獨住者」,而是有共伴住者喔!

最經典的是,佛陀接下來說(依南傳經文),如果是個「有共伴住者」,即使住在安靜、遠離人群、適於獨處的森林、塚間或郊外,仍然是個「有共伴住者」,為什麼呢?因為 taṇhā(渴愛)是他的同伴,沒有捨棄渴愛之故(Because craving is his partner, and he has not abandoned it. p. 1151)。相反地,若是此處說的「獨住者」,即使住在村落附近,與比丘、比丘尼往來,與在家在居士相交,與國王大臣、外道人士相處,若能捨棄渴愛,就是真的「獨住者」。

也就是說,若在六處:眼見色,耳聞聲...... 乃至意根認知諸法時,都沒有生起「喜」,也就不會有渴愛,便是真正的「獨住者」,即使處於鬧巿,但卻仍是個獨住者,此處頗有「大隱隱於巿」之意!

很值得拍手叫好吧!特別這個開示和馬哈希禪修法相合啊!馬哈希的修法是在日常生活的一切身心活動中,觀察、注意當下最明顯的所緣,因為正念觀察所緣,當下只有活動與覺知活動的心,沒有機會讓喜生起,或生起了,能正念觀照當下的喜,也就不至於發展到結縛的程度。功夫深了,智慧便會於當下的觀照中一一生起。

回到本文的標題:原來就算是一個人生活,你也不是個獨住者,怕什麼孤單呢?而若能真的做到以上經文「獨住」的狀態,也根本不會有什麼孤單、寂寞的情緒,因為當它一生起,正念馬上捉住它,它就消失了,孤單在哪兒呢?


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古典音樂轉變人心的力量



把這個主題放在佛教的blog中好像怪怪的,但自從看過以後,可說是深受感動。除了主題「古典音樂」以外,講者的熱情,個人的風格,他人生中的領悟等,都是值得一看的理由。當然,還很好笑,毫無冷場,精彩絕倫。

而當中最最打動我的,是在演講的最後,他講了個小故事,讓人深有同感。或許自己也想要做到這樣,希望這一生是「無悔」的。所以在面臨一些抉擇的時候,只要內心深處誠實的感覺自己會後悔,該如何選擇就很清楚了。

認真的說起來,這其實講的是佛教禪修中的「念死」(有興趣的人請參見《清淨道論》第八品)。如果我們常常提醒自己終究會死,而且不知何時何死,或許今晚睡著了,明天就沒有醒來?我們對生命的態度是不是會不一樣?如果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也常常有這些警惕,對於他們的存在、陪伴和彼此的互動,是不是會看到另外的角度?應該會珍惜、感恩吧!

或是相反的,有誰真的做了什麼對不起自己的事,是不是也會很快的放下了呢?

I will never say anything that couldn’t stand as the last thing I ever say.


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都是為了生存


我從來沒想過這個理由,或者,它會是個理由。

可能我們成長的時代,沒有戰爭,沒有逃難;社會開始解嚴,開始走向民主。在自由的環境久了,覺得只要自己努力,什麼達不到?若是環境不好,人事不順,大可「良禽擇木而棲」,換個地方不就得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啊!

這次回台灣,聽到一位和自己成長背景天差地別的法師分享她的生活哲學,這句話:「都是為了生存啊!」常常出現在她的敘事中。自忖道,為什麼我沒有這樣的語言或概念呢?這話讓我想到小時候,跟父母吵著要養小狗,媽媽沒什麼反對,爸爸卻總是說:「自己都養不活了,還養什麼狗?」
我們家雖不富裕,但也沒到養不活自己的程度。以前時代養狗,都是吃剩菜剩湯拌飯,不時興吃狗餅乾,哪有多大的開銷?

原來,爸爸是逃過難的,他的心裡一直有著這樣的烙印,即使到了太平時代,他的思維還是會以生活的最低標為準。但我們不是的!因此就算出了家,就算遇到困難,從來沒有想說要為了活下去,晚上有個床位,白天有口飯吃而委屈自己。
我的精神與人格不容絲毫的壓抑與扁低,士可殺,不可辱啊!

聽到她的這句話,我開始看到自己經驗中從沒注意過的層面,是啊,其實真的也都是為了生存,所以有人會在背地打壓你,在上級打小報告,或是暗地搞破壞,要讓你出糗、難看,也是為了他個人的生存啊!有什麼好憤憤不平的呢?或是,現在的環境就算有某某缺點,但至少衣食無憂,也就可以接受了吧!

這樣的哲學,確實可以讓自己安於現狀,但它總讓人覺得有點不妥。對於現今沒有常住保護的自己,是能了解那種朝不保夕的感覺,但對於出家修行的人,生存不該是最低標,所謂「憂道不憂食」,若是有吃有住,但沒有時時將心安住在法上,反而背離了當時出家的本願。

在現今飢荒或戰爭並未來襲的時候,要達生存的需求應該並不太難,有的時候只是缺乏資訊或管道,而未能接觸到有志於護持僧伽的個人或團體。祈願所有發心修行的人都能得到護持,若一時得不到幫助,也願刻苦的情境不會磨減了道心,反而更加深對生滅無常的體會,開啓洞察實相的智慧。


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做中修」指導手冊第二條:對治生活中的輪迴


若能每天,每分每秒,時時觀察自己,不消一週,就會發現自己處事的一些習慣,特別是一些個人特色很強的行為(這兒指的是不利於自他的行為),它一再出現,注意久了,會發現某些習慣連自己都很想改掉,但心裡要改,嘴裹嚷嚷,卻從未改過,這樣的行為就是本篇標題中指的「生活中的輪迴」。

所謂的「輪迴」,一般指吾人在這六道中生死流轉,無有停歇。這一世生為人,下一世生為動物,或再下一世墮入地獄,再來可能又生為人類,如此不停的流轉,無有出時。而「生活中的輪迴」指的則是吾人的慣性行為,在某種情境出現時,該行為必定出現,而且對於行為者並無任何利益,這種的行為就是「生活中的輪迴」。

例如,在面對事情很多,壓力很大時,理想上應該直接處理這些事,將之有條理、順序地一項項地完成,但很不幸,我這個人卻不是這麼反應的,因為事情多又亂,心情不好,所以一坐下來工作時,反而第一時間先上網看email,回完了個人與公事的信,再看網路新聞、習慣走訪的布落格、youtube有趣的影片等等,大約花掉了一個半到兩小時的時間,如是休閒一番,撫慰了自己要工作那不得已的心情與情緒,才甘願打開工作的檔案,開始要做正事。而那時,可能要吃午飯了,或突然有訪客來,或是顧客的電話打來了,得要即時處理,結果一個早上的工作時間,往往沒有什麼進度,等到老闆要求的時限到了,再來加班趕工,於兩、三天內草草結案,並在心中發誓下回一定要優閒地交差,但等到下一次的案子出來,結果還是一樣,先要混掉了不少前面的光陰,等到火燒眉毛時,才在趕夜工,不但賠了自己的健康,工作上也沒有效率。

這個「生活中的輪迴」存在了好幾年,我很想改,但總沒有相應的行動,等到發現自己十年以來都如此,或是回想,高中讀書時也是如此,那麼長的時間都沒有改過來,不是要帶到下輩子去?才開始感到恐懼。我們學佛的人不是要導正自己的惡習嗎?心中想改,一點行動也沒有,不是自欺欺人嗎?

我改!

要改,就要實際落實,於是自我訂下了個規則,當發現自己又在網上流連、逃避工作時,就給自己設下時限:好,再玩30分,就要做正事了。一開始我還設了鬧鐘,三十分後一響,就要工作,但人心並不是那麼容易調伏的,鐘一響,我又混了五分,十分,有時十五分,才驚覺不可如此下去,而轉換到自己想要的情況。練習久了,再慢慢縮短時間,到十分鐘,到不再賴皮,到隨時自己想要切入工作,就能很快的放棄原來的打混,這樣這個毛病就可以說是改掉了。

這樣的練習其實也會增長自己的定力,因為從注意到自己習性的出現,到能順利、快速地轉換情境(所緣),心都要有足夠的力量,若心力不足,自己無法努力讓覺性打敗慣性,就要多加練習以加強心的定力。要多鼓勵自己,屢敗屢戰,一再重試,總有一天會達到自己理想中的狀況,於現世就切斷自己厭惡的習慣,不用等到密集禪修,生活中就可以練習。等有機會實際禪修時,會發現自己的心力更甚以往,於短期間便會有很大的進步。



端正法啊!

本來今年打算要開新課的,最初有一點糾結的是,講自己的論文⋯⋯是好事吧!但就是要說 my theory,這跟依照他人的書來講是不同的了,他人的書可以說是作者的論點,自己的就要全部承擔。雖然我並不是會亂講的人,但,總覺得責任和壓力更大了!因此而猶豫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