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居士截圖告訴我的,被人審視而放到facebook的影片。
因為真的沒有時間去細看內容,只匆匆掃過,但一看評家的大名,不能說不認識,也不能說是認識的人,尷尬!也不方便跟報信者多說什麼,潦草幾句安慰對方一下。
只是靜下來細想,我與論者「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他為什麼打著旗號針對本人?
深切檢討了一番。
想來對方真的誤會了,我真的不是什麼咖,說起來更可謂是一無所有:無道場、地位、名聲、信徒,只是個修道的行者,每天還要自煮自食,維持基本活著的條件,才能讀些喜歡的經典。平日更是孤身一人,沒有依附什麼大力團體,既不是「出頭鳥」,更談不上「樹大招風」,壓根兒在教界沒出頭,實實在在是株雜草。
說來不過是去年年初,剛好那時出家與在家的時間平等了,回顧一下想將過去做個了結,嘗試做一件二十年來沒有做過的事,剛好因緣也配合,而那時一位法師提出錄影的需求,個人其實不喜歡,但若對方可以因為這樣就完成她一部份的工作,或許也是美事,才順水推了舟,一切都是善意的,結果卻白白遭人嫌⋯⋯如果內容有錯,當然修正是應該,但怎麼覺得有點刻意針對了呢?
想想身如草芥,實在也不用害怕失去什麼,再慘,也不過如現況,就放下了。
結果今日讀經,發現一段契合的開示,時機太巧,佛菩薩對我真好!
《雜阿含經》卷35:「是故,阿難!莫籌量人人而取人、善籌量人人而病人,籌量人人自招其患,唯有如來能知人耳。如二犯戒,二持戒亦如是。」(CBETA 2020.Q1, T02, no. 99, p. 258a1-3)
這部經在說一位女居士質疑佛陀對她過世父親的記說,她不懂為何修梵行與不修梵行的人,死後可以去到同樣的地方?佛陀在開示中提到,只有如來能確實地知道一個人的情況,沒有佛陀如此的能力而衡量他人時,反為自己帶來傷害。
放下吧!
且看一隻蝴蝶的鼓翅,是否會引起風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