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就養生來說,哪個是正見?


之前寫了一篇關於個人力行的養生法,當中沒有提到「飯水分離」,沒錯!說起來我也是「飯友」,已經踐行了快要一年,算是個「不太認真的飯友」,因為我只是吃飯時不喝水喝湯,用餐前後一或兩小時不飲湯水,早上起床也沒有空腹喝水,如是而已。

前一陣子跟一位法師連絡上,沒想到幾年沒有彼此消息,她居然也是「飯友」!更甚者,比起我來,她等於是「進階級」的飯友吧!除了提倡飯分作者的書都有買以外(本人當然是沒有買也沒有看...),她現在早上都可以不用喝水,整個早上!太神了吧!她還自己作蒸飯、烤餅等,還分享作法,讓我試吃她做的烤餅,細數她飯分的心得等,另外也大方地將飯分的書出借,所以我才終於拜讀了飯分的「經典」。

想想初初實行時,只是有居士給了我三張電腦印出的說明,加上說她的朋友有做,覺得很不錯,看我們要不要試試。好奇之下看完了三頁說明,想說依照西醫的觀念,吃飯不喝湯水對胃的消化好(不會沖淡唾液與胃酸),所以值得一試,就這樣開始了。效果也是如預期,胃比較舒服,不會有下垂感,也不會脹氣;實行久一些,身體不知為何比較熱,甚至熱氣會去清除身上有廢物的地方,唾液也變多。這些看來都是正面的回應,興頭上的我,便熱心地跟自己的中醫師分享這有點兒意思的飯水分離,想探詢他的看法。沒想到中醫師不以為然,認為是騙人的,還被他訓了一頓。

可是身體的感覺不是假,那是怎麼回事?

單單就「養生」來說,各家的看法不同,甚至有的對立,到底要聽信哪一家?例如我的中醫認為人不可吃生冷,不要吃水果,這點倒是跟飯分提倡的相合。以我踐行一年多的個人感受,身體習慣了溫熱,也確實不喜歡低溫(連室溫的食物都覺得涼),也會想避免食物的「青」味。但這主張完全違背吃生機飲食的一派,而以生機飲食治好癌症的例子也大有人在,兩造的主張不是矛盾嗎!

光只是要「健康」就眾說紛云,到底叫人何去何從呢?

之前寫的那篇養生文,之所以沒有提到「飯分」,一來是個人實行的時間還不夠長,再來被自己的中醫師潑了冷水,壞了興緻。想想飯分的作法,確實與主流的健康概念背道而馳,例如我以前也是認為,一早起來就應該要喝一杯水,因為一個晚上過去,血液濃度高,口也會渴,或是一天下來人應該要喝到幾千cc水的等等。由習慣了的觀念,到願意嘗試新的作法,自己是怎麼跨過這個障礙?一來是先了解理論和前輩們的說法,再來就是自己實驗,客觀地記錄、觀察自己身心的反應,再決定要不要長久實行,或是介紹他人。這樣的方式,也還算是「科學」的吧!

只是談個「養生法」,理論就多到讓人無所適從,更何況是修行、禪修呢!說起來,自己能不能客觀地分析、判斷,還真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若有醫學院的博士生,願意針對「飯水分離」來做個科學研究,應該是很有意思,甚至可以造福人群,可惜這僅只是我的奇想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父親的忌日

2013至今,每年我都會誦一部金剛經,也會前一日先買好要祭祀的點心,最後吃下肚的其實是我,所以會選我好奇、沒試過的店家。明明是我喜歡的東西,但在選的時候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是忌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