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祝福.祝願.祝禱


今日是台北捷運砍人事件無辜受難往生者的頭七,在此獻上誠摯的祝福,祝願往生者無有恐懼,一心念佛(或上帝),能隨佛(上帝)往生到極樂淨土(天堂),享有平和與喜樂。

願受傷者早日康復,平撫傷痛,儘快回到日常的生活。

也願受難、受傷者的家屬節哀,早日平撫心情,珍惜與受難者曾有的美好回憶,放下對加害者的怨懟,平安幸福地生活,這或許是受難者們心中最大的期望。



這是巴利語的慈經唱頌,主要是以自己為根本,先祝願自己沒有瞋恨心,沒有身、心上的苦,自己能得到安樂,再祝福父母、師長、親戚、鄰居等的他人,也都沒有瞋恨心,沒有身、心上的苦,祝願別人也能得到安樂。

除了祝福以外,慈經中還有另一個要點,就是認知到「人是自己業力的繼承者」!己發生的事,有其因緣;造惡的人,必有果報。已發生的,我們無法改變,但還活著的人們不能因此失去對人生的信心與希望。若因憾事的發生,而人生從此落入黑暗,往生的親友們知道也會難過的。傷心、驚嚇後,還是以感恩。祝福的心,送摯愛的人最後一程。

這事至少教導我們,人生無常,生命在呼吸間,要好好珍惜與家人、親友在一起的時光,到了分離的時刻才能含著淚水,送上祝福與感謝,謝謝他們曾經陪過我們的那段日子。

願大家都平安!

願遭到災禍者遠離恐懼,速至個人理想中的天堂!

願一切眾生幸福、快樂、安詳。解脫!

阿彌陀佛!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誰欠誰的債?


最近聽一些女居士們的故事,最後都導向一個似是而非的「佛教說法」,讓我覺得很不對勁。

會來跟法師傾訴的,多半也是佛教徒,或有接受佛教的人們,她們想知道,遇上這些人生困境時,以佛教來說,會給什麼建議?可否指引個方向?好讓我抉擇自己的人生該如何走下去?

已婚的女居士們,通常會提到的問題都是跟婚姻有關,若不是兩人相處與溝通的問題,也就不出兩大類:財與色。財,就是男方賺錢有沒有給家裡用,或是有無欠債拖累家人;色,也是很常見的:有沒有變心、出軌、小三等。

所以這類問題,要不就是先生欠債薪水不拿回來,太太得要一人付擔家計,還要還先生的債;要不就是在外有小三,太太心裡糾結著要怎麼辦:什麼樣的女人?有沒有另築香巢?有沒有野種?他還愛我嗎?我又愛他嗎?或是更嚴重的,遇上一個不賺錢養家+愛亂花錢買個人喜歡的種種商品+不負責照顧孩子+動手打「要去賺錢、顧小孩、煮給他吃、收拾家裡、幫忙還債的太太」的爛人。這樣的婚姻,要不要叫停?

這些女居士們,除了找法師談,也會找算命、問事、開壇等專業人士,請示一下神靈,或從雙方的八字密碼來開解自己該怎麼辦。神明和神明的代言人不忘以「三世因果」來開導這些女性,聽起來,神明界似乎都遵從「勸和不勸離」的道德觀,所以大多會勸女性同胞們,為了家庭為了孩子為了自己將來能入夫家公媽牌有人祭祀,加上,這是妳欠他的,這一輩子不還,下輩子還是要還,妳就忍耐下來吧!

但是,我實在不認同這種欠債的因果觀。如果要說「欠」,也是雙方「相互欠」,怎麼會是一方欠?或許因為女人對家庭的責任比較重(當然也有例外),加上若有小孩,女性多半放不下小孩,或有老人,也會捨不得老人受苦,所以只得忍下,撐起一個家;或許是長久社會文化的滲透,好像在我們華人的社會,比較接受男生在情路上可以「滿面春風」,而女性就「攏底淋雨」,這是社會文化的「結構性煩惱」造就女性這方面的困擾普遍上大於男性,那跟欠不欠債有什麼關係?

真要說「欠債」,就要先來「計數」,算一下這兩人間的債是怎麼欠的,女欠男多?男欠女多?如何個欠法?欠多少,要還多久,怎麼還,還到什麼情況叫還清?可惜,算命、問事、開壇等專業人士,任他專精於八字還是八卦,也絕對算不出妳跟他兩人的「這筆帳」到底欠了多少,既然算不出欠多少,更談不上怎麼還債,那為何要相信這筆糊塗帳的「欠債說」呢?

兩人在一起生活本來就不容易,別說是夫妻,就算是租屋的室友,也會因共處一室而有摩擦。加上生活忙起來,沒有溝通,或沒有良好的溝通,若真的一方有了另外強大的因緣,例如先生或太太遇上了桃花,這時是夫妻一同面對?或是桃花的單方去處理?又是何種「處理」?

夫妻的問題複雜,因為牽扯到財產、共同的孩子、曾有的感情、雙方的家人和朋友等等,如果出現了問題,以現今的論題來說,這些女性若因為「我欠他的,我忍」,而含怨維持個表面的婚姻,這樣是明智的決定嗎?

不信「欠債說」,那信什麼說?以何為準則?
因緣說啊!有因有緣世界集,有因有緣世界滅。現今的兩人世界,也是從一個單獨個體結合而成,它有一天一定會結束,無論是「死亡將我倆分開」,或是別的原因大家分手,婚姻也是「生滅法」啊!

我會建議這些女性,在人生遇到了這樣大的困難,求神、問事、找人傾訴當然可以,但這不過是釐清自己現狀的輔助,而不是這樣就決定了,不去想了。最重要是自己應該好好靜下心,將局勢看清楚,把彼此的因緣看清楚,自己處在什麼情況,先生又是什麼情況,自己在意的是什麼,能跟先生溝通否?不能的障礙是什麼?自己有什麼資源,無論是感情的、經濟的支持或是法律上的了解等,孩子可能受到什麼影響,自己最想要的生活是什麼等等,跳離情緒風暴,好好的看清自己,看清自己所處的情境,看清自己與身邊人的責任,看清自己接下來的人生最想要怎樣的生活,利弊分析一下,好像那個人不是妳,應該就會看到出路了。

就算最後的決定是「保持原狀」,即使先生有債、有小三、有家暴,我相信,結果不會是咬牙含恨地忍耐,而是有智慧的從中避開、化解怨結,可以保護到自己、孩子和其他家人,甚至能快樂平靜地繼續過自己的人生。


端正法啊!

本來今年打算要開新課的,最初有一點糾結的是,講自己的論文⋯⋯是好事吧!但就是要說 my theory,這跟依照他人的書來講是不同的了,他人的書可以說是作者的論點,自己的就要全部承擔。雖然我並不是會亂講的人,但,總覺得責任和壓力更大了!因此而猶豫許久。